《生育的困惑》沪深配
一
江南的梅雨总是来得突然。黄一鸣望着窗外淅沥的雨丝,想起去年那个燥热的夏日。父亲躺在藤椅上刷短视频的模样,像一幅褪了色的年画,突兀地嵌在记忆里。那时父亲突然提起\"添个妹妹\"的话头,语气轻松得如同在讨论晚饭加个菜。
\"你都多大了?\"黄一鸣当时这样反问。这个在浙江工业大学读大三的年轻人,彼时只觉得父亲大约是看了太多萌娃视频,一时兴起。殊不知这随口一问,竟在他们家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巨石。
展开剩余66%二沪深配
这代年轻人对生育的困惑,恰似江南雨季里发霉的旧书,表面完好,内里却已生出斑驳的霉点。黄一鸣与他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穿梭,像一群游弋在数据海洋里的鱼,从B站的弹幕到微博的热搜,他们的思想在虚拟世界里野蛮生长。当老一辈还在念叨\"瓜熟蒂落\"时,这些00后已经学会用Excel表格计算生育成本。
三
李芳菲的爆炸头假发在阳光下格外扎眼。这个义乌姑娘总爱说:\"不生很酷。\"她家里那个小15岁的弟弟,像块活体标本,时刻提醒着她生育的代价。她见过母亲深夜抱着高烧的弟弟奔向医院,见过母亲眼下的青黑与额前的白发。这些画面比任何女性主义理论都更具说服力。
四
杨妍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访谈记录。这位00后调查发起者原本以为,生育意愿低迷不过是经济问题。直到她听见二胎妈妈诉说职场歧视,听见全职太太哭诉,才明白事情远非如此简单。那些被生育打断的事业轨迹,那些因育儿荒废的才华,像一根根尖刺,扎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里。
五
在温州老家的集市上,王染发现了一块褪色的计生标语。红底白字写着\"计划生育,丈夫有责\",落款是乡政府。这块摇摇欲坠的牌子,与旁边崭新的三胎政策宣传栏形成荒诞的对照。王染突然明白,他们这代人正站在时代的断层线上,前人的生育观像未干的水泥,固执地粘在他们的鞋底。
六
黄一鸣最终没有等来妹妹。但父亲那句\"是我考虑得太理想化了\",已经是最好的结局。这些年轻人用一年时间,丈量了从生育冲动到生育责任的遥远距离。他们像一群执拗的测绘员,在代际鸿沟上搭建理解的桥梁。
七
雨停了。阳光穿过云层,照在校园的梧桐树上。这些年轻人的调查或许改变不了什么,但至少,他们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发声的机会。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时代,生育与否都不该是随波逐流的决定。愿每个生命都是深思熟虑的礼物,每份爱都能找到合适的容器。
发布于:山西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