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孕期时,甲状腺激素主要维持成人的体温、心率、能量代谢等基础生理功能;进入孕期后,母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会增加 30%-50%—— 一方面,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刺激甲状腺,另一方面,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甲状腺激素支持。此时,甲状腺需要 “加班工作”,若功能储备不足,就容易出现功能异常。 孕期常见甲状腺问题类型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:这是孕期最常见的甲状腺问题,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。孕期甲减的发生率约为 2%-5%,主要与碘缺乏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因素有关。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甲亢):发生率约为 0.1%-0.4%,最常见的原因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。孕期甲亢若未得到控制,会导致孕妇心悸、手抖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还可能引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、早产、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。妊娠期碘缺乏: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,孕期母体对碘的需求量增加(每日推荐摄入量为 230 微克),若饮食中碘摄入不足(如长期食用未加碘盐、远离海产品),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,诱发甲减天天配资网,同时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和大脑发育,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克汀病(智力低下、身材矮小)。 甲状腺异常对孕妇:不容忽视的 “健康危机”。增加孕期并发症风险对于甲减孕妇,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减慢,血管收缩功能异常,从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(子痫前期、子痫)的风险,发生率比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高 2-3 倍;同时,甲减还会影响胎盘功能,导致胎盘早剥、胎儿宫内窘迫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增加孕妇流产(风险升高 60%)和早产(风险升高 30%)的概率。 对于甲亢孕妇,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,导致心脏负荷加重,容易引发妊娠期心脏病(如心力衰竭);此外,甲亢还可能导致孕妇血糖升高(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加)、电解质紊乱,且产后出血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。 甲减孕妇常出现乏力、怕冷、嗜睡、记忆力减退、情绪低落等症状,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,甚至引发孕期抑郁;甲亢孕妇则会出现心悸、多汗、焦虑、失眠、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等问题,导致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,难以适应孕期的生理变化。 孕期甲状腺健康不仅需要孕妇自身的重视,也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:家人应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和身体不适,提醒孕妇按时产检和服药;在饮食上,帮助孕妇准备富含碘和营养的食物;同时,给予孕妇足够的休息和心理安慰,避免其因孕期压力过大影响甲状腺功能。 孕期甲状腺健康是连接母亲和胎儿健康的 “桥梁”,它不仅关系到孕妇能否安全度过孕期、顺利分娩,更决定着胎儿的大脑发育和终身健康。从备孕前的筛查到孕期的监测与治疗,再到产后的延续管理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。只有重视孕期甲状腺健康,科学预防和应对甲状腺异常,才能为母亲和宝宝筑起一道坚实的 “健康防线”,守护两代人的幸福与未来。
展开剩余10%发布于:北京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